《我在B站学装修》系列揭露装修行业乱象:付费≠好服务,消费者被迫自学。UP主提供体系化知识,避开自媒体碎片化陷阱,强调实用性与性价比
《我在B站学装修》之前言 系统总结
本文作为系列内容《我在B站学装修》的开篇前言,旨在阐述作者制作这套内容的动机、基础认知以及希望达成的目标。
系列简介与目标
- 系列名称: 《我在B站学装修》
- 契机: 既然选择在B站买房,顺便在B站学习装修。
- 内容范围: 分为准备阶段、硬装阶段、软装阶段三期,涵盖装修概念、收房验房、预算、规划、设计、水电泥木油施工及材料、全屋定制、软装、家电、细节、装修顺序表、预算表等。
- 内容来源: 作者梳理多年装修知识、学习施工工艺课程、查阅大量资料、请教业内人士、参考书籍。
- 核心目标: 帮助装修小白高效了解装修,顺利完工,省钱省时,避开陷阱。
前言的必要性
在深入具体装修内容之前,有必要先分享作者对于装修、行业现状和自媒体的认知,解释为何需要这套内容以及其出发点。
Part.1 【结论一】:消费者需要自己懂装修,尽管这很“恶心”。
- 核心观点: 按理说,消费者付费后应获得等价产品和服务,不应强求其成为专家。但在装修行业,不懂却面临被坑的风险,这本身是令人不快的。
- 现实挑战: 大多数人在购房前缺乏装修经验,突然面对是巨大的挑战。
- 常见的三种处理方式及其问题:
- 完全依赖装修公司(婚姻介绍所型): 全国范围内的装修公司普遍难以提供与价格匹配的完整家装服务,软装家电坑更多。这种方式仅适用于极度富有的人,否则难以达到满意效果。
- 甩手给父母长辈(父母之命型): 虽省时省力,但存在审美和生活方式差异,且老一辈的学习、判断及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可能不如年轻人,其经验也可能过时。最终可能因代沟导致不满。
- 自己学习和参与(自由恋爱型): 认识到装修是非标、低频、复杂的行业,没有完美的一分钱一分货或现成方案。需要亲自参与决策,学习了解,缩小与商家的信息差。
- 结论一总结: 需要懂装修,虽然很麻烦,但这是目前最好的应对办法。
Part.2 【结论二】:大部分装修自媒体并不能真正帮你懂装修。
- 核心观点: 虽然存在大量家装自媒体看似提供了信息,但其内容目的(流量、销量)与帮助消费者真正理解装修是相悖的。
- 自媒体流量与销量导向的内容特点:
- 流量内容: 碎片化、冲击力强、极端、不费脑、制造“爽感”、传递无用或错误信息。
- 销量内容: 吹嘘、理想化、迎合需求、逃避复杂性、刻意误导消费决策。
- 真正有价值的内容: 应该基于事实、举例、站在第三方立场提供客观建议。
- 效率问题: 刷大量无效或误导性内容是巨大的时间浪费。
- 结论二总结: 大多数装修自媒体表面教你避坑,实际可能将你引入歧途。
Part.3 【结论三】:普通人以“够用就好”为原则懂装修并不难,作者将努力提供有价值、成体系的内容。
- 回应质疑: 作者承认自己也是自媒体,追求播放量和粉丝(三连),但认为自媒体应做有价值(有用且有趣)的事,以此为基础获得的互动才有成就感。
- 平台契合度: 认为B站具有较强的学习属性,适合传播装修知识,偏长视频也有受众。
- 内容的边界与定位: 承认装修内容体量巨大,总有更专业的人,保持敬畏之心。但认为普通业主装修自家房子(1-200平米),无需成为行业专家,只需“够用就好”。
- 作者的承诺与方法:
- 站在普遍、实用、性价比的角度进行讲解。
- 提供成体系的内容。
- 未来会补充细分领域的深度内容。
- 希望通过投入自己的时间,为观众节省时间。
- 结论三总结: 普通人基于“够用就好”的原则学习装修是可行的,作者将尝试系统化讲解,帮助大家高效理解。
结语与行动号召
- 请求互动: 希望观众通过点赞、投币、收藏、弹幕、评论、转发等方式支持,帮助内容触达更多需要的人。
- 社群交流: 欢迎加入装修交流群,关注微信公众号“诡计从不拖更”,回复“B站”获取入群方式。
- 感谢与祝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