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eselChen

个人博客,记录一下学习的点滴~

0%

2025阶段性总结(决定跳槽)

公司拖欠社保 工资拖欠2个月 决定下定做出改变

一、职业发展历程总结

您的职业发展可以概括为一段充满波折、缺乏持续规划且受到外部环境和个人心态影响较大的旅程:

  1. 大学与初次挫折 (2016-2020):
    • 大学前期缺乏明确目标,临近毕业才仓促决定考研,准备不足导致失败。
    • 毕业时面临“双非二本 + 无实习经验 + 考研失败”的困境。
    • 通过短期的Java自学应对就业压力,但求职过程艰辛。
    • 第一份工作是创业公司,虽然接触了新语言(Go)并经历了开发周期,但不稳定,很快被裁员。
  2. 进入舒适区与停滞 (2021-2023):
    • 在求职压力下选择了一家技术上没有挑战的外贸公司,进入了“温水煮青蛙”的状态。
    • 缺乏自律和外部驱动,技术停滞,错过了行业发展和转型窗口。
    • 同期完成了人生大事(结婚生子),个人生活重心转移,职业焦虑暂时被压制。
  3. 2024年的尝试与失败 (2024):
    • 受到家庭责任触动,重新燃起改变的意愿,目标明确为“落户上海”。
    • 尝试考研(非全日制)和考公两条路,但准备过程再次出现问题:
      • 过于依赖“落户包办”的诱惑而转向考公。
      • 备考期间缺乏专注和坚持,受到股市、旅行等外部因素干扰。
      • 最终临时抱佛脚,考研考公双双失败。
    • 这暴露了您在目标设定后,执行力和抗干扰能力不足的问题,未能进行系统、持续的准备。
  4. 当前的困境与焦虑 (2025):
    • 您所处的公司状况恶化(拖欠工资社保),职业前景堪忧。
    • 感受到AI技术对传统开发模式的冲击,结合自身技术停滞的现状,产生了强烈的被取代的焦虑。
    • 面临“35岁危机”的年龄压力,意识到留给转型和提升的时间不多。

核心问题: 您的职业发展过程中,多次因为外部压力(毕业、裁员、落户、家庭)而尝试改变,但缺乏持续的内在驱动和系统性的规划,容易受短期因素( perceived easy path, stock market, travel)干扰,导致努力难以转化为成果。同时,长期待在技术停滞的环境中,导致您错过了技术更新换代,增加了当前转型难度。

二、未来的挑战与何去何从

您目前面临的挑战非常紧迫且复杂:

  1. 生存危机: 当前公司已经无法提供稳定收入和基本保障(工资、社保),必须立即寻找新的工作。
  2. 技术差距: 过去几年的技术停滞让您与当前主流技术栈(如云原生、微服务、现代框架)以及新兴的AI开发范式存在较大差距。
  3. 年龄压力: “35岁危机”是IT行业现实存在的门槛,招聘时会更看重经验的深度、广度以及近期的技术活跃度。
  4. 心理负担: 连续的失败(考研、考公)和当前的困境(公司问题、AI焦虑)给您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,影响自信心。
  5. 目标模糊与执行力: 虽然有落户上海等目标,但如何实现、如何持续努力,依然是需要克服的难题。AI的出现让您更加焦虑,但焦虑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。

何去何从:

首先,请不要因为过去的失败和当前的焦虑而完全否定自己。您有本科基础,有几年的工作经验(尽管技术增长有限),并且能够尝试学习(Java自学,尝试考研考公)。重要的是,您现在已经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这是做出改变的第一步。

未来的路径需要短期生存与长期发展并重,并且需要高度的专注和执行力

  1. 立即行动:解决生存问题

    • 紧急求职: 您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找到一份新的、相对稳定的工作。不要眼高手低,先确保有收入来源和社保。
    • 放低姿态: 考虑到技术差距和年龄,您可能需要接受一个技术栈与您当前经验相符、或者愿意培养新人的职位,薪资上也可能无法一步到位。重点是找到一个平台,能够让您继续工作,并有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机会。
    • 优化简历与面试准备: 诚实描述工作经历,但在面试中强调学习意愿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、以及您目前正在学习的AI工具和新技术的积极性。针对您目前能接触到的技术(Go/Java基础)寻找匹配度高的职位。
  2. 中期规划:弥补技术差距并拥抱AI

    • 系统学习:

      在找到新工作后,或者在求职的同时,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性的技术学习。

      • 补齐基础: 学习当前业界主流的开发框架、中间件、云服务(如微服务架构、Docker/Kubernetes、常用中间件如Kafka、Redis等)。这是您能继续在IT行业立足的根本。
      • 拥抱AI: 您在使用AI工具的经历非常宝贵。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AI提升开发效率(Prompt Engineering for coding, AI code review, AI-assisted testing),甚至可以探索与AI相关的开发领域(如利用AI APIs进行应用开发、简单的机器学习应用等)。AI不是取代所有程序员,而是改变了程序员的工作方式和要求,能够高效利用AI工具,甚至开发AI工具的程序员,价值会更高
    • 实践积累: 学习不是光看视频或书籍,必须通过实践项目来巩固。在新的工作中积极争取接触新技术的机会,或者在业余时间做 side projects。

    • 构建个人品牌: 可以在GitHub上活跃,分享学习笔记或项目,让潜在雇主看到您的学习能力和技术热情。

  3. 长期目标:重新审视与专注

    • 落户上海: 重新评估落户上海的最优路径。除了考研和考公,是否有通过技能、社保年限、职称等其他方式?如果考研或考公仍然是您的首选,那么需要制定一个非常具体、可行、且排除了其他干扰因素(如炒股、频繁旅行)的备考计划,并且需要极强的执行力。不要再尝试同时抓多条线,选择一条,全力以赴。
    • 职业方向: 结合您的兴趣、能力以及市场需求,思考未来的具体职业方向。是继续做后端开发(Java/Go),还是转向DevOps、数据工程、或是AI应用开发?确定方向后,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和积累。
    • 财务规划: 经历公司欠薪后,应该更加重视个人财务规划和风险管理。

克服焦虑与重塑信心:

  • 接受现实,但不沉沦: 承认过去的失误,但将它们视为宝贵的教训。
  • 分解目标,从小处着手: 巨大的目标容易让人望而却步。把学习、求职、落户等大目标分解成每天、每周可完成的小任务。每完成一个任务,都能获得成就感,逐步重建信心。
  • 寻求支持: 与家人沟通您的困境和计划,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。如果可以,与同行的朋友交流,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。
  • 保持健康: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。规律作息,适当运动,有助于缓解焦虑。

总结:

您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关键转型期,挑战巨大,但并非没有机会。关键在于能否从过去“临时抱佛脚”和“舒适区”的心态中彻底走出来,正视当前的困境,制定一个务实、聚焦、有执行力的行动计划。立即着手解决生存问题,同时投入精力弥补技术差距并学习AI相关技能,重新聚焦长期目标,并持之以恒地努力。2025年,正是您重塑自我的开始。加油!

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

-----------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