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eselChen

个人博客,记录一下学习的点滴~

0%

【装修行业】为什么装修,必定成韭菜

为什么装修,必定成韭菜 装修行业的三大核心特点导致消费者易被坑 极端复杂性、严重低频、高度非标化

【装修行业】为什么装修,必定成韭菜

行业本质与挑战

  • 作者以早期从业者视角指出,互联网家装路径并未成功解决行业痛点
  • 装修市场虽大(万亿级别),但水很深,连电商巨头都难以把握
  • 运用”透过现象看本质”的方法,分析行业特点

1. 装修行业的三大核心特点导致消费者易被坑

极端复杂性 (缝合怪)

  • 环节多(水电、泥瓦、木工、油漆等)、周期长、跨度大
  • 需对接多方角色(设计师、项目经理、工人、监理、材料商、家居商、电器商等)
  • 涉及主辅材和软装种类繁多(几十种)
  • 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需要从中获利

严重低频消费

  • 多数人一生只装修一两次,商家不依赖复购率和口碑(转介绍不现实)
  • 重心在于通过营销获取新客户,并倾向于最大化单次利润(”割韭菜”)
  • 所谓”高端品质”往往是针对高消费人群的营销概念,性价比低(”一分钱买半分货”等)

高度非标化

  • 地域、公司、产品、项目、销售话术等都存在巨大差异
  • 消费者容易陷入”信息茧房”,只了解到商家想让他们知道的信息

2. 行业各角色的运作模式与问题

设计师

  • 很多名为设计师,实为销售,不一定具备专业技能(如CAD、3DMAX)
  • 主要目的是谈单并赚取回扣

装修公司

  • 本质是营销中介,而非施工执行者
  • 大量员工(如950/1000)是销售
  • 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客户信息并营销签约,然后将工程转包给外部工长,抽取高额提成(30%-50%)
  • 精力主要用于研究营销和销售激励,而非提升装修品质

材料商

  • 多为经销商,并非品牌直营
  • 关注点是销售差价和利润
  • 面临品牌方压榨、卖场高额租金、给装修公司/设计师的高额回扣(动辄20-30%)、员工成本等多重压力
  • 为生存只能提高售价,形成恶性循环

3. 系统性问题与行业生态

  • 信息极度不对等:消费者信息匮乏,商家掌握主导权
  • 普遍性问题:并非个别无良商家,而是行业普遍现象。当所有人都参与”坑人”时,是整个行业结构和生态的问题
  • 劣币驱逐良币:行业缺乏提升性价比的动力,从业者倾向于”摆烂”。有理想的从业者要么被同化,要么只能退出

4. 给消费者的建议(隐含)

  • 认清现实,不要指望占商家便宜
  • 需要自己做功课:记录、整理、分析、求证
  • 明确自身需求和设计想法
  • 了解商家的营销逻辑
  • 目标是”大坑不踩,小坑少踩”
  • 做好预算规划(硬装+软装+家居用品=总预算)

总结

总而言之,文章认为装修行业由于其固有的复杂性、低频消费特性、高度非标化,以及各环节参与者(设计师、装修公司、材料商)基于自身利益的运作模式,导致信息严重不对称,形成了一个消费者极易被”收割”的系统性困境。

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

-----------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-----------